资料下载

资料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料下载 > 正文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知识问答

发布日期:2019-07-05 作者: 来源: 点击:

1.什么是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答:在我国,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有五种基本形式:

一是开展学校自我评估;

二是实施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

三是实行分类的院校评估(包括合格评估和审核评估);

四是开展专业认证及评估;

五是探索国际评估。

2.合格评估有哪些新理念和新举措?

答:与上一轮水平评估工作相比,合格评估具有三个新的理念:学校为主体的理念、为学校服务的理念、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采取的新举措有:①加强分类指导,进行分类评价;②淡化评估等级,减少功利性;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常态监控与评估考察结合;④重视评估过程管理,改进专家工作方法;⑤加大参与力度;⑥国家承担全部评估经费。

3.哪类高校参加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答: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是针对未参加过上一轮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各类新建普通本科院校,包括经国家正式批准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学校(不含独立学院)。所有新建本科院校在规定期限内必须参加。这些院校通过合格评估后将进入审核评估范围。

4.学校参加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条件是什么?

答:学校参加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条件:

(1)有三届以本校名义招生的普通本科毕业生。

(2)当年没有被限制招生和暂停招生。

(3)学校上一年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须达到国家《关于进一步提高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生均拨款水平的意见》(财教[2010]567号)文件规定的相应标准,即原则上2012年各地方高校生均拨款水平不低于12000元。

(4)已有五届本科毕业生的新建本科院校应参加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凡因未达到评估条件而推迟评估的学校,在学校推迟评估期间,教育部将采取暂停备案新设本科专业、减少招生人数等限制措施。

对目前已有三届本科毕业生的新建本科院校,国家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评完。其余学校陆续达到参评条件后,届时依次接受合格评估。

5.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重要意义在于:

(1)有利于促进学校改善办学条件,规范教学管理,加快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提升教学质量,更好地为地方(行业)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2)有利于政府了解和把握高等学校的办学状况,对高等学校实施宏观管理和分类指导。

(3)有利于促进社会参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评价和监督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

(4)有利于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6.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指导方针是什么?

答:20字方针,即“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

7.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核心内涵(或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核心内涵简称“四三二一”,即“四个促进、三个基本、两个突出、一个引导”。

(1“四个促进”:促进办学经费投入,促进办学条件改善,促进教学管理规范,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2“三个基本”:办学条件基本达到国家标准,教学管理基本规范,教学质量基本得到保证。

(3“两个突出”:突出服务地方(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突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

(4“一个引导”:引导参评学校构建并逐步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形成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

8.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有哪些内容?

答:指标体系的构成为:7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39个观测点。

具体内容为:

一级指标(7个):

1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2教师队伍、3教学条件与利用、4专业与课程建设、5质量管理、6学风建设与学生指导、7教学质量。

二级指标(20个):

1.1学校定位、1.2领导作用、1.3人才培养模式、2.1数量与结构、2.2教育教学水平、2.3教师培养培训、3.1教学基本设施与利用、3.2经费投入、4.1专业建设、4.2课程与教学、4.3实践教学、5.1教学管理队伍、5.2质量监控、6.1学风建设、6.2指导与服务、7.1德育、7.2专业知识和能力、7.3体育美育、7.4校内外评价、7.5就业。

主要观测点(40个)(民办本科高校增加了“领导体制”)。

详见《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2018版)》

9.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强调:

1强调了“应用型”办学定位明确,能主动服务区域(行业)经济社会发展,旨在引导新建本科学校合理定位,立足区域(行业)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对新建本科学校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导向性。

2强调了坚持内涵式发展,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突出教学中心地位。要求学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注重应用型办学特色培育。

3强调了“加强党对学校的领导”,要求学校各级领导班子遵循办学规律和教学规律,树立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思路。

4强调“双师双能型”队伍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不低于专任教师总数20%。强调教师培养培训。强调“建立引导教师投入教学的机制”,教风建设。

5强调“三个基本”的落实,强调教学经费投入,特别是政府对学校生均拨款的保障。特别强调教学条件的利用。

6强调了专业结构优化,注重专业布局与区域(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的符合度,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本校实际调整专业。

7培养方案强调有企业行业专家参与制定;强调实践教学(人文社科不低于20%,理工农医类不低于25%,师范类不少于18周);强调创新创业教育。

8特别强调课堂教学,将观测点“教学方法与学习评价”名称调整为“课堂教学与学习评价”。要求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体现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注重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培养,开展教学方法和过程性考核方式改革。

9强调实验教学、社会实践,强调毕业论文真题真做。强调“实习实训”,要求“每个专业建立有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

10强调学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11强调“以学生为本”,突出了对学生的指导与服务,心理健康教师生师比由不低于1:5000,提高到1:4000,强调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

12强调立德树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10.合格评估由谁组织和实施?

答:由教育部高教司负责制订合格评估工作方针、政策,指导并监管实施。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负责组织实施。学校当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指导学校开展评建工作,检查学校整改工作的落实情况。

11.合格评估工作程序和学校工作重点是什么?

答:合格评估主要程序包括:学校自评、数据分析、现场评估、结论审议和整改提高五个环节。

学校合格评估工作重点包括专家进校前的自评自建、配合专家进校考察和专家离校后的整改三个方面:

(1)专家进校前学校自评自建工作是合格评估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加强组织管理,提供组织保障;评建材料准备;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系统的填报与运用;自评报告撰写、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管理信息系统使用等阶段。通过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切实加强内涵建设,实现以评促建。

(2)专家组进校期间,学校要以平常心、正常态对待评估,以学习心、开放态参与评估;以积极主动的精神面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严明守信的评估纪律,配合好专家组或专家独立开展工作,与专家平等交流,营造风清气正的评估氛围。

(3)专家组离校后,学校要认真地梳理专家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整改方案,围绕完善校内质量保障体系,抓住核心有针对性的进行整改,巩固和深化评估成果,形成整改报告并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部评估中心,使学校各方面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12.学校开展评建工作应处理好哪些关系?

答:开展评建工作,学校要认真研读合格评估方案,准确理解评估方案的精神实质和每一个指标内涵,树立正确的评估价值取向,并在学校评建工作中注意处理好以下一些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指标体系的要求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在对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基础上组织开展各项建设工作,学校办学条件在短时间内会得到显著改善,体现了以评促建的成效。但是,学校必须整体理解指标体系,要避免“满足指标要求”,要结合学校实际来理解指标体系,使评建工作与学校长远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因此,学校应以指标体系要求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来开展评建各项工作。

二是正确处理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两者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许多软件指标是以硬件指标为基础的;硬件指标是条件性的居多,软件指标更多的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及其落实,所以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作为整体来设计学校工作,有效改变原有误区,即认为只要“硬件足够硬”,足以显得“软件也不软”的错误理解。

三是正确处理评估工作与日常工作之间的关系。要将评建过程寓于日常工作之中。评建机构主要是分析评估指标,找出差距,明确评建任务,检查任务落实,重点应放在教学工作的改革和建设上,放在强化教学管理上,放在提高教学质量上。日常建设应由相关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负责,评估机构不能代替职能部门开展评建工作。这样才能通过日常工作,达到以评促建的效果。

四是正确处理好合格评估与建立长效机制的关系。目前这种周期性的评估是相对集中的评估,是很有必要的一项综合性评估。但是要注意防止一种不良现象,在取得好的评估结果后,就出现了松劲,甚至严重滑坡现象。因此,学校要建立和完善学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立有效的学校自我评估制度,对学校教学基本建设、教学改革、教学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应该始终进行有效的控制和改进。

13.学校开展自我评估的目标及重点是什么?

答:学校开展自我评估的目标是:明确学校的定位和培养目标,主动增强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要求,在竞争中获得优势,推动学校各项改革和建设的不断深化,促进学校合理、高效地利用各种资源,不断改进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开展自我评估的重点是:课程评估、教师教学水平评估、专业评估、院系教学工作状态评估、实验室评估、学生学习评估等。评估工作应该有目的、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还应该有科学合理、易于操作的评估指标体系、实施办法和相应的奖惩制度。

14.评建材料准备包括哪些?

答:评建材料准备方面,除自评报告和教学基本状态数据以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教学档案是最基础的部分,是学校工作的“见证”。主要包括学籍档案、学生试卷、毕业论文(设计)、实验报告、实习报告、实验记录等。

(2)支撑材料是“支撑”自评报告的材料,它以能说明自评报告为主要目的,以学校教学档案为基础。

(3)案头材料是为了方便专家进校考察工作而做,属于引导性材料。主要包括工作手册(其中包含专家工作日程,学校作息时间表,现任领导和中层干部简况一览表,协调组相关人员联络方式一览表,学校的职能部门设置,学校的二级学院、部、中心设置一览表,实验室、实训基地一览表,校外实习基地一览表,其他资料使用说明等)、自评报告、支撑材料目录、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最新版)、本周的课程表、论文、试卷目录(近一年、一届)、教师队伍名册等基本信息。

15.专家组考察的主要程序是什么?

答:(1)阅读自评材料。专家进校前会浏览学校网站,了解学校基本情况,通过仔细阅读《合格评估自评报告》和《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分析报告》,发现问题。

(2)确定考察方案。进校后查看案头材料,结合前期工作,确定考察方案。

(3)听取学校介绍。学校基本情况,评建工作,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变动说明等。

(4)实地调研考察。包括现场深入听课、访谈、走访、考察、座谈、查阅资料等。

(5)汇总考察情况。

(6)形成评估结论。

(7)通报评估意见:与参评学校领导通报考察评估初步意见

(8)反馈评估意见:召开一定范围学校人员参加的通报会,通报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总体评估意见和改进教学工作的建设。

16.评估专家组对学校教学工作实地考察主要采取的方式有哪些?

答:专家将从以下方面进行考察:

(1)深度访谈:就阅读材料之后形成问题选择有针对性个体进行深度访谈。

(2)听课看课:包括课堂教学课、实验课、实训课及实习课。

(3)考察:考察实验室、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的设置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结合情况,注重考察实践教学的效果。

(4)审阅:调阅参评学校的学籍档案、学生试卷、毕业论文(设计)、实验报告、实习报告和学校提供的评估支撑材料。

(5)诊断:归纳凝练学校的成绩、优势、特色,剖析并指出学校的问题、不足。

(6)交流:与学校领导、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进行交流,全体师生在接受专家进场考察评估时,应态度端正,保持虚心,感谢指导。

17.评估专家听课主要考察哪些方面?

答:专家将从以下方面进行考察:

(1)教师授课的热情、教态;

(2)讲课的感染力,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对问题讲解的是否深入浅出和具有启发性;

(4)对问题的阐述是否简练准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楚;

(5)对讲课的内容是否娴熟及运用自如;

(6)讲课内容能否与应用实践挂钩,授课信息量是否充足;

(7)教学内容能否反映或联系学科发展的新思想、新概念、新成果;

(8)有无给学生思考、联想、创新的启迪;

(9)是否科学有效地与学生互动;

(10)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11)是否根据教学需要科学有效地利用教学媒体;

(12)教室内卫生整洁,课桌摆放整齐,设施完整;

(13)学生精神面貌良好,到课率高;

(14)学生做好专家会随机访问的准备。

18.专家如何考察评估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答:专业知识是指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理论的掌握。专业能力是指学生具备了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的基本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应变能力,创新意识等。

主要看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的现状、实际合格率,判断学生的学习质量、基本素质和进一步学习、发展的能力。

专家考察时,要了解学校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提高的总体设计(培养方案)、主要课程的教学大纲,了解选修课程的开设情况、学校的文化科技氛围,在此基础上,通过学生在校学习的成绩(进行考试改革,实现考试“严肃考试纪律,严格处理考试作弊和协同作弊,严格考试管理”等“三严”为前提)、试卷质量、评分标准、毕业论文(设计)、学科专业竞赛成绩,专家组调查中的成绩和实地考察的结果等考察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质量的提高程度。

19.评估专家如何考察课程?

答:专家将从以下方面考察:

(1)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否正确。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出发点应是满足对所培养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落脚点应是人才培养模式。

(2)课程体系、结构是否整体优化,课程之间的衔接、联系是否合理。

(3)有无优秀课程评选条例和优秀课程群。

(4)有无课程改革与建设的规划、计划,有无具有特色的优质课程。

(5)有无教材建设规划、教材获奖情况。

(6)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否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否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否有利于加强学生自学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是否有利于学生个体和才能的全面发展。

(7)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及效果如何。

20.评估专家组如何评价课程考试试卷质量?

答:专家将从以下方面考察:

(1)试卷质量:命题规范情况、是否紧扣大纲,题量、难易程度是否适中,题型是否多样,覆盖面、综合性与开放性题目以及工程应用性题目所占比重是否合理。

(2)卷面质量:试卷文字、插图等。

(3)试卷评阅:答案全面,评分标准科学、试卷评分准确无误、试卷分析有针对性、点评准确、整改有可操作性。

21.评估专家组如何考察毕业论文(设计)与综合训练?

答:考察毕业论文(设计)与综合训练重点:

一是选题,选题性质、难度、份量是否符合综合训练和培养目标的要求,毕业论文(设计)与综合训练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实践教学中的完成比例是否大于或等于50%,是否结合专业、生产、社会实际。

二是过程管理,看教师指导学生人数是否适当,是否有足够的时间指导学生,查重是否做到位,评语是否具有指导性、针对性,是否有过程管理和监控措施。

三是看成果是否规范,或者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应用工具的能力、写作的能力、表达交际的能力等是否得到充分运用。

22.专家如何考察产学研合作教育?

答:主要考察学校是否重视与业界的合作;是否主动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否有明确的服务面向和具体的服务对象;能否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并与之建立长期、稳定、互动的合作关系;是否与企(事)业或行业合作举办专业、共建教学资源、合作培养人才、合作就业,并取得较好效果;是否对产学研合作教育进行了外部评价。

23.专家如何考察实践教学基地?

答:通常选择与学校专业建设相关的、行程在1小时内的实践教学基地及就业基地进行考察,考察的内容主要有:

(1)是否有稳定的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队伍

(2)是否有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科研和技术生产活动

(3)是否有明确的实践教学目的和内容。

(4)是否有开展因材施教、开发学生潜能的实践项目

(5)场地和设施是否能满足实践教学需要

(6)近三年是否开展了一定规模的实践教学活动,效果良好

(7)是否有科学可行的实践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24.评估专家怎样走访二级学院及职能部门?

答:(1)学校所有二级学院和部门都是专家走访对象。专家组将根据二级学院和有关职能部门的分布情况预先做好分工,安排好走访时间,确定参加接待的人员;也可以把走访和座谈结合起来,评估专家组会预先写好走访座谈的提纲,由学校负责组织安排落实。党委学工部、校团委、教务处、科技处、人事处、招生就业处、财务处、资产设备处等职能部门和各二级学院是走访的重点,可能有多个专家先后走访,专家组也会从评估考察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对所有部门实行全覆盖走访。

(2)每个部门(学院)的走访时间一般在1-2小时之内,参加人员一般是部门(学院)的负责人,必要时可请相关同志参加,走访时可补充参观部分教学基础设施、实验室或查看部分资料等。

(3)每个部门(学院)应准备好15分钟以内的汇报PPT,专家考察时可询问是否需要配合PPT汇报,若专家许可则配合PPT汇报,若未许可则按照专家意见进行相应汇报交流。

25.评估专家组如何查阅资料?

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查阅资料:

(1)由于查阅资料工作量很大,一般要先进行粗略浏览,然后根据专家的分工,按评估方案的要求逐项进行查阅。

(2)在审阅资料过程中,如遇到某些不太清楚的问题时,可请学校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做进一步的解释,也可请学校提供进一步的补充材料。

(3)如材料中的关键和重要数据或者对评估结论有影响的内容出现矛盾或存在疑问时,专家组会仔细认真核对,并通过其他调查手段查清、核实。

(4)专家还可以根据需要临时调阅一些补充材料,如:学生的作业、实验报告、课程设计、学年论文,教师的教学进程表,教案或讲稿等。

26.评估结论是如何形成的?

答:评估结论的形成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由专家个人在全面考察、独立判断的基础上按指标体系进行投票,专家组汇总统计专家个人投票结果形成专家组评估结论建议,评估结论分为“通过”“暂缓通过”和“不通过”三种。

评估结论建议依据标准:

(1)专家组评估结论建议经统计汇总专家个人投票结果后得出(专家组成员不得投弃权票),标准:

通过:专家所投票中,通过的票数大于或等于三分之二。

不通过:专家所投票中,不通过的票数大于三分之一。

暂缓通过:介于通过与不通过中间的票数。

(2)专家个人投票依据:

通过:所有观测点中,有33个及以上观测点达到基本要求。

不通过:所有观测点中,有9个及以上达不到基本要求。

暂缓通过:所有观测点中,有7或8个达不到基本要求。

第二阶段,专家组将参评学校的评估结论建议提交给评估专家委员会进行审议,审议结果由教育部评估中心予以公布。

27.教育部对合格评估的处理办法是什么?

答:教育部规定评估结论为“通过”的新建本科院校,五年后进入下一轮普通高等学校的审核评估。学校的整改情况将作为审核评估的重要内容。

评估结论为“暂缓通过”的学校整改期为两年,“不通过”的学校整改期为三年。在整改期间,对结论为“暂缓通过”的学校,将采取减少招生数量、暂停备案新设本科专业;对结论为“不通过”的学校,采取限制招生、暂停备案新设本科专业等限制措施。整改期满后由学校提出重新接受评估的申请。重新评估获得通过的学校,可进入下一轮普通高等学校的审核评估,仍未通过的学校,将认定为教学质量低下,依据有关法律给予相应处罚,并停止其招生。

28.合格评估工作“十不准”评估纪律是什么?

答:为了减轻参评学校负担,营造风清气正的评估风尚,教育部制定了《关于加强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方案调研工作纪律的通知》(高教司函[2009]230号),对专家进校考察评估提出十项纪律要求:①领导不迎送专家;②不安排各种形式的宴请;③不安排接见;④学校不召开汇报大会(包括开幕式和闭幕式)⑤不组织师生文艺汇报演出;⑥不在网络和媒体上做宣传报道;⑦不造声势(包括校内张贴欢迎标语、悬挂彩旗等)⑧不送礼物;⑨不超标超规格安排食宿;⑩专家组不组织学生现场考试。

“十不准”评估纪律是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基本纪律要求,即“红线”。它从“保证评估工作常态、杜绝形式主义、集中精力教学”三个层面来维护评估工作的严肃性、公正性,树立风清气正的评估工作的新风尚、新形象,保证评估工作健康可持续开展。

29.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对教师提出哪些要求?

答:学校要求全体教师要认真学习有关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工作的文件,掌握评估指标体系内涵,积极参与评建工作,具体应做到:

(1)认真备课,上好每一堂课,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特别要注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教育学生遵守课堂、实验、实习、考试纪律和保持教室、实验室等场所的整洁。

(2)做好作业批改、考试命题、试卷评阅、毕业设计(论文)、实验实习指导等工作。

(3)做好教学文件、教学档案工作,包括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讲稿以及过程总结考核材料等。

(4)配合学校、学院(部门)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个人相关材料:证书复印件、论文复印件、其他能够反映教学和科研水平的证件。

(5)按照学校、学院(部门)工作进程做好本职工作;同时了解学校、学院(部门)概况,掌握教学工作情况;还要严格执行学校及本部门教学工作的有关规定,配合所在部门,做好试卷、毕业论文(设计)及业务档案等资料的归档工作。

(6)实验教学教师还要加强实验实训室等教学环境建设,自觉做好实验实训室教学仪器设备的维护工作,确保仪器设备完好,环境干净、整洁;开放实验实训室,做好实验实训室规范化管理工作。

30.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对辅导员和学生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1)向学生深入宣讲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重要意义及评估知识,在学生中形成一种“人人关心评估”“人人了解评估”“人人参与评估”的浓郁氛围。

(2)经常深入课堂,抓住课堂这个关键点,加强对学生课堂纪律的监督、检查,加强与任课教师的联系、沟通,有问题及时解决。

(3)引导学生自觉学习,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4)深入学生宿舍,督促学生建设良好的宿舍环境。

(5)深入学生,掌握特殊学生(心理异常、经济困难、学习困难等)群体的基本情况,及时进行教育引导,化解矛盾冲突,维护好校园的安全与稳定。

(6)明确要求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做到主动自律,模范带头。

31.教职工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中应增强哪五种意识?

答:增强五种意识:

(1)机遇意识:将评估看作是对我校的“专家门诊”。

(2)全员意识:师生参与、人人有责。

(3)责任意识:增强责任感、使命感。

(4)大局意识:全校一盘棋,各部门协同工作。

(5)时间意识: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

32.什么是新建本科院校?

答:新建本科院校是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国家为优化高等教育布局,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需要,经国家批准建立的一批地方普通高校。据统计,1999年至2018年12月,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已达702所,占全国本科院校(1243所)的56.74%。因此,没有新建本科院校质量,就没有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没有新建本科院校强大,就没有中国高等教育强大。

33.新建本科院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新建本科院校的基本特征主要是:①具有地方(行业)性特征的服务面向;②以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培养目标;③与业界合作的人才培养需要;④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⑤注重实践的培养过程;⑥多元化结构的师资队伍;⑦服务导向的管理理念和制度。

3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了哪些重要任务?

答: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优化结构办出特色。

35.什么是教育教学思想?

答:指学校关于大学生教育与发展、教育教学与社会的关系、教学工作的地位、教育教学质量及其保障等的思想观念。

36.什么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

答: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将质量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

37.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发展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200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简称“质量工程”。主要建设内容有:①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认证,②课程、教材建设与资源共享,③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④教学团队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⑤教学评估与教学状态基本数据公布,⑥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

2011年7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简称“本科教学工程”),建设内容有:①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建设,②专业综合改革,③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④实践创新能力培养,⑤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38.新时期做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主要有哪些标准?

答: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的大局出发,深刻阐释了教育工作和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明确提出成为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要具有“四有”“四个引路人”和“四个相统一”标准。这些标准一脉相承、系统完整,形成了对广大教师思想、道德、学识、能力、作风、纪律等方面全方位的要求,赋予了人民教师神圣的职责使命,是新时期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的行动指南。

“四有”: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四个引路人”: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ƒ“四个相统一”: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

39.高等教育的“四个回归”指的是什么?

2016年10月15日,教育部在华中师范大学召开武汉高等学校工作座谈会。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出席会议并在讲话中提出了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四个回归”要求,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2018年6月21日,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于四川大学召开,陈宝生出席会议并讲话,进一步强调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四个回归”是高等教育根本使命的强基固本,是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同频共振,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奋进之笔”,是本科教育的“定盘星”。

一是回归常识。要围绕学生刻苦读书来办教育,引导学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真正把内涵建设、质量提升体现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果上。

二是回归本分。要引导教师热爱教学、倾心教学、研究教学,潜心教书育人。坚持以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中实行本科教学工作考评一票否决制。

三是回归初心。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促进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用知识体系教、价值体系育、创新体系做,倾心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是回归梦想。要推动办学理念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倾力实现教育报国、教育强国梦。 

40.“新时代高教40”和“成都宣言”的意义何在?

2018年6月21日,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在四川大学召开,在本次大会上印发了《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即“新时代高教40”),发表了《一流本科教育宣言》(即“成都宣言”),为做好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绘制了“施工图”。

41.如何理解“学校定位”? 

答:学校定位主要指:总体目标定位、学校类型定位、层次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类型定位、服务面向定位等。

考察学校定位主要看其是否符合“四个为主”:一是以服务地方为主,看其专业布局是否面向地方(行业)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二是以本科教育为主,看其本科生比例是否适当;三是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看其是否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四是以教学为主,看其是否科学处理教学与科研关系,依据自身的条件优势和发展潜力,注重形成办学特色。

学校定位不是一个口号,要通过审阅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校园建设规划等材料,考察培养方案及培养过程,分析人才培养与办学定位的符合度。

42.“学校规划”包括哪几个方面的规划?

学校规划主要包括: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校园建设规划和信息化建设规划等。

43.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党政领导重视教学工作,经常研究教学工作,并能深入教学第一线进行调查研究,解决教学工作中的问题;

(2)正确处理人才培养、教学工作与其他工作(如科研工作、社会服务等)的关系;

(3)对教学的经费投入处于优先地位,并有稳定的来源;

(4)各职能部门都能围绕育人进行工作,并主动为教学、教师和学生服务;

(5)学校的各项政策和规定都能体现对教学工作的重视等。

44.怎样理解人才培养模式?

答:“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过程的总和。具体包括以下四层涵义:

① 培养目标和规格;

② 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整个教育过程;

③为实现这一过程的一整套管理和评估制度;

④与之相匹配的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

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从人才培养思路和产学研合作教育两个观测点进行考察:

①人才培养思路。主要考察学校是否坚持育人为本,是否注重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要在专业层面考察学校对应用型人才的规格要求是否清晰?人才培养模式是否有效?培养方案是否注重德育为先、能力为重?能否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索因材施教等等。

②产学研合作教育。主要考察学校是否主动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否有明确的服务面向和具体的服务对象?人才培养是否以业界为主导?是否与业界建立长期、稳定、互动的合作关系,效果如何。指标体系中的合作教育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包括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等等。

45.什么是教学工作的核心资源?

答:教师队伍是办学的第一核心资源。教师队伍可从数量与结构、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教师培养培训三个方面进行考察。

46.从哪些方面考察师资队伍的数量与结构?

答:有关师资队伍的数量与结构状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察:

(1)看学校生师比。在考察全校生师比的同时,还要分专业考察各专业教师数量,尤其是新办专业的专业教师数量是否满足人才培养要求。

(2)看整体结构。除了要看师资队伍的自然状况,即师资的数量,学科、学缘、年龄、学历、职称结构等之外,更要看老师队伍整体结构是否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尤其是教师中具备专业(行业)从业资格和任职经历的教师是否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

(3)看基础课教师状况。如基础课教师人员的结构、教学负担、学术交流、科研、进修情况等等。

(4)看实践教师队伍状况。

47.“双师型教师”的具体条件有哪些?

答:“双师型教师”是指具有教学主系列资格同时具备专业(行业)从业资格和任职经历的教师,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认为属于具备专业(行业)从业资格和任职经历的教师:

(1)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及以上职称;

(2)有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或有专业资格考评员资格;

(3)近五年在业内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连续一年或累计达二年;

(4)主持过(或主要参与)三项及以上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使用,效益良好;

(5)主持过(或主要参与)两项校内实践教学建设,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

48.如何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答:教育教学水平要考察师德水平和教学水平两个方面。师德对学生成人成才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教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风,因此要考察教师履行岗位职责,教书育人等情况,看大多教师是否做到了为人师表,严谨治学,从严执教,遵守学术道德。教学水平重在考察学校教师的整体情况,不是指个体个别教师的水平。判断教师教学水平高低除听课之外,重要的是看教学效果好不好,学生满意不满意,多方面了解情况,做出全面客观判断。

49.如何考核教师的培养培训?

答:新建本科院校的青年教师比例普遍偏高,因此教师培养培训非常重要,十分必要。考察教师培养培训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是看学校对教师培养培训的重视程度,看是否采取“导师制”、“助教制”、行业实践等有效措施,全面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和专业实践能力;二是看专业带头人培养和教学团队建设计划及成效;三是看是否采取有效措施促使教师脱产或在职“充电”,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50.教学基本设施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答:教学基本设施主要指:①实验室、实习场所及设施;②图书馆、校园网络及设施;③校舍、运动场所和活动场所及设施。

51.合格评估指标中所称的“实习基地”应该具备什么条件?

答:(1)场所是稳定的;(2)有明确的实践教学目的和内容;

(3)有稳定的教师和辅助人员队伍;(4)有科研和技术生产活动;(5)有开展因材施教,开发学生潜能的实际项目;(6)场地和设施能满足教学需要。

此外,还应根据自身的性质和人才培养要求,规划、选择、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形成完善的实习基地群。

52.什么是“培养方案”?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考察?

答: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是实现培养目标、保证培养规格与质量的法规性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和安排教学任务的重要依据,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课内、课外的总体安排。

培养方案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察:

(1)考察制定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2)考察制定培养方案的技术路线和论证过程;

(3)考察课程体系是否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实践教学学分是否满足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要求(人文社科类专业中,实践教学的学分或学时占总学分或学时的比例不低于20%;理工农医类专业中,实践教学的学分或学时占总学分或学时的比例不低于25%);

(4)考察培养方案的执行情况及稳定性。

53.什么是“教学计划”?

答:教学计划是学生在校期间教学活动的总体安排,包括课程、课时的总体安排,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的基本形式和依据。

54.“教学内容和课程资源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教学内容与课程资源建设是新建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本观测点要求参评学校依据培养目标定位,优先建好主干课程,科学整合一般课程,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有序开展课程建设。基本要求所有开设的课程均应有教学大纲且严格执行。在教材选用上,基本要求未强调必须使用获奖教材而强调了选用的科学性和评价机制,其目的是注重教材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适用性。本指标没有规定采用多媒体教学课程比例,旨在强调多媒体教学的合理使用和教学效果。提出有效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要求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55.“教学方法与学习评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教学方法的改革要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才能的全面发展。教学方法的改革要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本观测点主要考察学校是否制定了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的政策以及教师参与改革的参与面;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是否突出;教学方法是否能够体现师生互动,是否有利于增强学生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否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尤其强调了考试方法改革,旨在利用学习评价这个指挥棒,促使学生从死记硬背转向灵活应用,从重考试结果转向重学习过程。

56.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既有密切联系,又有相对独立性。它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在教学计划中应和相关课程保持协调一致相辅相成的关系。

57.“实践教学”的内涵是什么?有哪些基本要求?

答: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实习、实训、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等,也包括军训、创业活动以及纳入培养方案的社会调查、科技制作、学科竞赛活动等。

(1)实验教学: 

①要求实验开出率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90%,同时要注意考察每组人数,以确保实验教学效果;

②虽然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未做硬性规定,但应有恰当比例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注重考查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③注重实验室的开放,实验室开放包括开放的范围、开放的时间、开放的内容和对学生的覆盖面内容;

④实验指导人员结构合理,作为实验指导人员应该具有一定的专业实践经验,提倡授课教师参与实验指导,密切理论教学与实践的关系。

(2)实习实训:

①主要考察学校能否与业界密切合作并建设稳定的实习实训教学基地;

②实习和实训经费是否有保障;

③采取什么措施保障,效果如何?强调实习实训不仅要有时间保障,要有科学的实习实训方案,要有专业的指导人员,要有改革效果的考核方法。

(3)社会实践:

①是否重视社会实践;

②是否鼓励教师指导学生社会实践;

③是否把社会实践纳入培养方案并规定学时学分;

④是否采取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科学的考核方法,效果如何。

(4)毕业论文(设计)与综合训练:

毕业论文(设计)与综合训练是学生所学知识的综合实践。如毕业汇报演出、作品展示、医学临床实习、社会调查报告等。评价毕业论文(设计)与综合训练主要看三点,

①是选题。选题性质、难度、份量是否体现综合训练和培养目标的要求,是否结合专业实际,注重真题真做,是否50%以上的毕业论文(设计)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

②是过程管理。看教师指导学生人数是否适当,是否有足够的时间指导学生,是否有过程管理和监控措施。

③是看成果是否规范。看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应用工具的能力,写作的能力,表达交际的能力。

58.教学基本文件和必要的工作制度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教学基本文件: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文件;专业、学科、课程、教材、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方面的建设与发展规划;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学期进程计划、教学日历、课表、学期教学计划、总结等。

必要的工作制度:学籍管理、成绩考核管理、实验室管理、排课与调课、教学档案保管等制度;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和奖惩制度;学生守则、课堂(实验室)守则、课外活动管理等学生管理制度。这些文件和制度要健全,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并积极采用现代管理技术。

59.教学管理队伍是指哪些人?

答:教学管理队伍是指校、院(系、部)两级教学管理人员,包括学校分管教学的校领导、教务处专职教学管理人员、教学评估中心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人员、院(系、部)分管教学院长(主任)、教学秘书等。

60.合格评估指标中“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一是教学管理队伍结构合理稳定、服务意识强;二是注重教学管理队伍培训,积极开展教学管理研究,有一定数量的研究实践成果;三是教学管理制度规范、完备,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执行较严格,教学运行平稳有序;四是建立了自我评估制度,发挥教学状态数据库的作用,对教学质量进行常态监控。

61.“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是指哪些环节的质量标准?

答:制定(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材选用、教学日历、备课、教案、理论教学(含批改作业、答疑辅导、考试等)、实验教学,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批改作业、答疑辅导、课程考核和素质拓展等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62.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主要包括哪些环节?

答: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包括目标确定、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的建立、教学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分析(包括统计、检测)、教学评估、信息反馈、教学质量调控六个环节,整个体系是一个由这些环节组成的闭合系统。

63.习风气的内涵是什么?学风考察的内容是什么?

答:学习风气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是学生在校园中,经过长期教育和影响逐步形成的行为风尚。学习风气是一种无形力量,它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方式,对人才培养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学风是学校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是校风的重要体现。本科教学合格评估主要观测学校制定哪些政策并采取哪些措施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关注学校开展的行之有效的学风建设活动。学生遵守校纪校规的情况、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文化及文体活动等情况。

64.“学风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主要内容包括:

(1)学校是否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政策与措施,是否开展了行之有效的学风建设活动。

(2)学生学习氛围如何。学生是否主动学习、奋发向上?学生是否自觉遵守校纪校规?考风考纪如何?

(3)学校有无搭建学生课外科技及文体活动平台,有无激励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具体措施(有组织机构、有计划、有场地和经费保障);学生参与面及评价如何(分析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参与面,应以较长时间、系统地参加其中一项或几项的人数计入,这一人数约占当年学生总数的40%左右,可视为学生参与面较广)。

65.“学生指导与服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是否建立了相关机构并按规定配备兼职班主任或指导教师(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按不低于1:5000的比例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有调动教师参与学生指导工作的政策与措施,形成教师与学生交流沟通机制。

开展了大学生学习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创业教育指导、就业指导与服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心理健康咨询等服务,学生比较满意。

有跟踪调查毕业生发展情况的制度。

66.“教学质量” 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包括德育、专业知识和能力、体育美育、校内外评价、就业等5个方面。教学质量的高低,是以实施培养方案的效果,能否达到预定的培养目标来衡量的。

67.“德育” 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品德两个方面。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增强针对性和提高实效。主要考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和满意度。

思想品德主要考察:学校是否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有关文件的各项规定,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勇于奉献,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良好品质。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积极性以及所表现出的社会责任感。

68.“体育美育” 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体育的考察要点为: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为85%及以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教体艺【2007】8号));学校群众性体育活动普遍开展,学生有良好的锻炼习惯,学生身心健康。

美育的考察要点为:学校开设了艺术教育的相关课程,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性艺术活动。学生在这些课程和活动中,受到了艺术熏陶,养成了正确的审美观念和艺术修养。

69.“校内外评价” 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主要包括师生评价和社会评价两个方面。

师生评价主要通过走访、座谈、问卷调查或与师生的随机交流,了解师生对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的感受与评价,重在评判师生员工对教学工作的满意度。

社会评价主要指社会对学校的办学水平和人才质量的评价,反映在社会对该校人才的需求。可以通过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与当地的控制线的差异、第一志愿录取率、新生报到率,用人单位、家长、校友等对该校毕业生的反映,尤其要重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

70.“就业” 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主要包括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两个方面。

就业率主要考察应届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是否能达到本地区高校的平均水平、学校促进学生就业的措施以及效果、了解毕业生对就业工作的满意度。

就业质量主要考察毕业生就业岗位与培养目标的符合度,与所学专业的相关性,毕业生对就业岗位的适应能力以及发展潜力等。

71.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的作用是什么?

答: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对于学校教学工作的常态管理和监控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在日常教学管理过程中,积累、统计、分类整理并分析数据,可以有效帮助查找问题及其成因,便于问题解决。

其次,数据采集的常态化,可以让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员对高校办学基本状况有所了解,对建言献策改进学校工作有很大帮助。

再次,学校可以随时了解本校的基本情况,也会逐步了解其它高校的基本状态数据,便于比较研究,更好地把控自己。